绿树荫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绿树荫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太阳位于黄经120°
小暑不算热 大暑正伏天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症等阳虚症,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民”。大暑期间,应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吃姜暖胃增食欲,度暑粥补气消暑,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大家安度盛夏。
大暑前后还得注意饮食调整理,应清淡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预防中暑
高温天气尽量不外出,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或者从事体力劳动。预防情绪中暑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运动量不宜大
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也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
夏将要结束,秋就要到来,
空气里叫嚣着的热,
窗外的愈发急促的蝉鸣声,
都在与夏做着最后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