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之家刘挺军:我对医养结合的几个判断

2019-08-01 11:38:36 九公山公墓 720

刘挺军 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兼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2018常春藤新浪健康之夜”于9月22日在北京举行,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兼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挺军出席并演讲。


他表示未来的健康产业体系的变革,一定是保险公司、医院、医养机构进行联手的协同的变革。


以下为刘挺军先生的演讲全文: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关于健康产业的几个观点。


最核心的我认为在当今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可以说人口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的革命。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我们的健康产业无论是支付体系还是服务的供给体系都要适应这样一个巨大的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挑战,结构必须进行大的变革。


要推动这场变革,从产品的创新作为切入点,特别是在现代的高品质的医养上切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变的重要的标志


第一,中国用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68年快速的老龄化的进程,而且我们的人口老龄化高峰的时候会达到4亿人。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老龄化的人口的支撑之下,娱乐、教育、医疗、养老,开支都会占到GDP的5%,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产业能够占到GDP的5%以上,包括医疗产业美国占到了18%,欧洲占到10%左右,所以,这一定是医养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会不亚于房地产产业,我看到金融街的高总也来了,各路英豪都在往健康产业进军。这方面有很多成熟的模式,比如说英国的保柏、美国的凯撒,把保险合一作为经验。


有前人的经验,保险公司在医养中有独特的优势。办医院办养老院最主要的挑战是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运营比较困难,怎么获得初始用户的认可和规模。人寿保险的特点是规模大,我们谋求的不是短期的暴利而是长期的稳定收益,所以恰好,对医养形成了紧密的配合。



所以,医养产业可以说在未来能够创造大量的投资、就业、消费和税收,可以说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的支柱。


但是我觉得郑校长谈得非常好,我们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有统计,中国住在养老社区中的老人比社会年龄长8到10岁,道理在这个地方,我们不仅仅要活着还要健康地活着,怎么办?我们的产业结构必须从过去单纯地考虑以治疗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的时代,向真正以健康为中心的时代去转移



我们来看一下整个健康产业可以划分成两个大的板块,第一个大的板块是支付体系,也就是谁来买单谁出钱。第二个板块是服务的供应体系,供给侧,在支付体系里有政府、企业和个人,政府就是说我们的社会保险,社会企业和的各种补充保险,个人是商业保险。在服务的提供方中,包括了药品和医疗健康服务,这是整个产业的结构。



从国际上看,这是统计了美国的健康产业上市公司的市值的构成占比,我们看到,医药的支付流通中占22%,药品制造占20%,医疗保险和健康服务、医养服务占59%。



总结起来,在中国过去我们的健康体系是适应早些年,当时以传染病为中心的时代建立的一个健康体系,它主要是医院为中心。社会保障体系又是以国家的公立的医保为主。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支付方应该是政府、企业、个人,特别是大力地发展商业保险。服务方我们要大力发展医院以外像前端关口前移,我们的全科、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向后的延伸是康复和养老的长期护理,这个结构必须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全球、在控费的大趋势下也在发生一个新的模式,就是保险和医养的一体化。过去这两个产业是对立的关系,保险公司要医院少花钱,医院想多开支,今天不得不联起手来共同地关口前移、做好健康管理,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现代医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过去我们主要是医疗来解决一些基本的健康问题,今天则必须是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全方位的我们知道和今天影响人类真正健康的因素,可能医疗大概占18%的因素,而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的因素会占到60%多,这就是未来大的趋势。我们不仅仅要活着,还要健康地活着。这是我们的观点,未来我们主要的精力不应该是去建太多的医院而是要发展两边。


我们知道我们国家千人床位数跟美国已经接近了,但是,我们住院周转天数,我们的平均住院日是9天,美国是4.9天不到5天,如果我们能实现这样的一个改变,相当于把我们的医院又重新地增加了一倍的医院的数量。



为什么今天我们两端的体系发展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医疗服务项目、健康服务项目的定价,没有真实地反映市场的真实价格。大家看,我们住在美国一个养老机构、康复护理机构,每天的花费大概是300到500美金,可是住在医院里面是2000到3000美金,但在中国基本上都是接近的,所以大家自然是愿意在医院压床。所以,将来推动结构的改革,定价体系的变化是中枢。



刚才也提到了我们护理的床位、养老的床位有巨大的缺口,如果我们按照高峰时期,中国的老龄化,四亿老龄人口,如果要5%的床位,就要2000万,现在整个全国把空置的不太好的床位加在一块,拼拼凑凑780万,所以有巨大的总量的缺口。所以,在中高端不仅仅是总量的缺口也存在结构性的缺口,大家希望的高质量的康复和护理至少是严重不足的。



我们还看到,在支付体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即使是社会保障完善的,比如说德国商业保险会占到8%,美国更市场化占到30%多,中国现在不到2%,所以支付体系、商业保险也有结构性的改革的机会。


我个人的看法是,未来的健康产业体系的变革,一定是保险公司、医院、医养机构进行联手的协同的变革。


药品的这个我不多讲了,我们在这方面也做的一些探索。


泰康从11年前,2007年开始就在探索对医养的投入,应该说坐了十年的冷板凳,目前也有了一些成果,我们今天的发展在保险公司里可以说推动了在全球也是领先的商业模式的创新,简单通俗来讲,我们就是要打造三个闭环,买我们的养老保险,将来住在我们的养老社区中享受幸福的生活,买我们的医疗保险享受到我们医疗健康的服务,同时买我们的资产管理,退休金,拥有我们一流的资产管理的服务,要形成三大闭环共同的落脚点落在四个方面,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终极关怀从摇篮到天堂,真正实现人一辈子的健康、长寿、富足这样一个终极的愿望。


所以,我们的产业体系,一边是传统保险公司要做的,要打造保险支付体系,包括退休金,养老保险,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但另外一方面,和传统保险公司不一样的,我们从上游垂直整合向下游进军,开始投资到医养的实体中,形成我们在活力养老、康复、医疗上完整的系统。


大家看到十年前开始进军,首先从更高市场化的养老入手,现在已经是在全国布局,12个大型的养老社区,这12个大型的养老社区,基本上在1000户到3000户,2000人到4000人的规模。我们归纳起来特点就叫大规模、医养结合、高品质,全功能。住到这个养老社区根据他身体情况的不同,从独立生活到协助生活、专业护理到最后的记忆障碍,完整地提供服务,甚至说我们还提供最后的殡葬,最后一站的临终关怀,到天堂我们也为你站岗。


这是我们的12个城市,今年我们会扩展到18个城市。在医疗体系中我们也进行了大手笔的布局,在南京我们和鼓楼医院合作了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这是综合的医教研结合的中心,在中国我们缺乏综合的医疗资源,也就是医生,所以必须要有医教研议题化的医学中心来支撑,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优质的医生资源。这可以说是像一个发动机,用这个发动机来带动我们的养老,带动康复,带动我们的专科体系。在武汉我们跟同济医学院合作。同时,泰康医疗生态体系除了自己投资自己运营的之外,还参股、并购、合作,用一个开放的心态来打造一个大健康的产业生态体系。我们今年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口腔连锁机构拜博,我们成为了它的控股股东,改名为泰康拜博,目前牙科对中产阶级最重要的。


我们希望未来真正通过生活方式的变革,要发动一次在养老领域中的革命,什么叫养老的革命呢?两点:


第一,对生活方式养老观念的变革。


传统上大家都认为居家养老最好,我们想告诉大家,现在的养老社区是最好的,我们的养老社区不是一个高档的养老院,我们是一个拥有家庭化的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所以我们归纳成五位一体的服务方式:


首先是温馨的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医院来进行。同时,它是一个精神家园,是一个优雅的活力中心,所有的活动在这里非常充实,也是一个社区的大学,可以继续地进行学习。同时,我们建构了以康复老年医学为中枢的高级的医疗保健中心。我也借今天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全国12个城市设立的养老中心,8个是实景,还有4个是设计图纸,现在已经开工了,现在已经开业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

  


我非常赞同郑校长刚才的观点,养老不是单纯地投资一个房地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很强的护理、医疗、健康管理的专业的体系和人才,所以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也在持续地打造对护理社区感觉的体系,围绕这着四个业态,我们进行老人的七大核心需求,生活、活动、药物、慢病、疼痛、失智和营养,这七个核心的方面来构建我们的管理标准和人员的训练以及和谐的流程和信息化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多很重要的成果。其实现在的医养结合并不是在养老机构旁边盖一个医院,而是把健康的管理融入到生活中去。



我们把PACE模式纳入到中国,形成了泰康自己的康复体系和长期照顾管理的系统。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我们说最终的养老理念是文化养老、活力养老、健康养老、科技养老。这没有一张是P出来的,全部是实景。十年前我们去美国看的时候,有一种感受,真的觉得美国的老人是生活在天堂中的,他们是非常非常幸福的。今天我们发现在中国同样地实现的“美国梦”。




未来养老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固定资产的成本,当你买了地建了房子就锁定了,可是人工的成本很难做。未来养老最大的挑战是随着人活的寿命越来越长,但是人力越来越稀缺,所以说,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科技在养老中的应用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的机会



这是我们现在的实际的,可以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反响,在我们这里住了5个院士,中国第一个博士,我们有200多个正教授,而且是北大、清华、社科院等一系列的机构,包括我们的机关干部。这是北大的钱理群老师,他是把自己在燕园的房子卖了住到了泰康那里。居家养老是不错的,但解决不了几个问题,第一是孤独,精神状态不好,身体自然不健康。第二,当遇到脑卒中、摔倒等一系列的问题的时候不能有快速的救助,所以现在的养老社区可以说用一个全新的模式,解决了消费者在养老上的痛点。


健康养老方面,我们用日常的运动中融进健康的管理,同时,我们在社区里建立了完善的健康慢病管理的系统。即使我们到了最后,说需要24小时护理的时候,也要让他们能参与娱乐,有音乐、物理、言语的疗法等一系列的措施。这是我们室内的场景。每一个产品都是用心去打造的,这颠覆了大家对传统的养老机构的看法,这完全是高端高品质的五星级的养老机构。但我们的理想,养老革命不仅仅是高品质,而且要能够让它走进千家万户,像福特的汽车、像PC,让每个中产阶级的家庭能享受这件事。我们不断地在三亚、苏州、杭州大清谷,南昌、厦门,可以看到,既达到了国际化的标准,又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的元素。


很高兴邓总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跟大家分享我们在健康产业上的实践和观点,希望有机会跟各路同行一起不断地探讨,不断地创新。


来源:我们推送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并致歉。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