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幅古代风俗画,带你了解全年传统习俗文化

2019-08-23 16:15:14 九公山公墓 1493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百幅古代风俗画,借此为大家讲述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节日,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1、放爆竹(宋)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竹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2、教坊自乐(宋)



      宋代教坊妓女原属宫廷,是为官妓;“绍兴年间,废教坊职名,如遇大朝会、圣节,御前排当及驾前导引奏乐,并拨临安府衙前乐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妓女,顾倩只应”。一年之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3、送拜年帖(明)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4、在额头贴梅花妆(唐)



      古代以正月初七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名目。其实,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5、馈春盘(晋)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


6、宫中赐银幡(宋)



      《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7、鞭春牛(明)



      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8、放灯(唐)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甚至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9、蚕卜(宋)



      初春,南方养蚕地区的风俗,讨养蚕的好兆头。


10、走百病上城头(明)



      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12、请紫姑神(清)



      唐代寿阳刺史李景,纳何媚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杀何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何为厕神。《荆楚岁时记》:“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故民间每于正月十五夜用畚箕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临,请她保佑蚕桑丰收,人畜平安。


13、结羊肠(元)



      《霏雪录》:“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元赵孟頫有《结羊肠》诗:“十六初过上元节,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中心自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14、走百病摸门钉(清)



爬城头“走百病”,摸门钉“祈添丁”。传说摸门钉能生男孩。


15、送穷(唐)



      送穷之俗,自汉已有之。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之。祝送穷神,永不回来。


16、春社(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


17、斗草(宋)



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18、携蓬迎富(宋)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


19、上巳踏青(周·郑国)



实际上,郑国的上巳节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情人节。后来才移到七月七日。


20、流觞赋诗(晋)



      周代已有到水边洗涤污浊、消灾去病之俗。到晋代,变为临水流杯的文人聚会。东晋时,王羲之曾于上巳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会,并作有《兰亭叙》。


21、踏青(北朝)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到了唐代更为盛行。


22、内宴冷餐(唐)



      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23、担酒上坟(宋)



24、斗百草(明)


《荆楚记》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时有斗百草之戏,亦祖此耳。



25、祭扫(唐)


      清明习俗。《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26、走马射箭(唐)


      寒食习俗。孟浩然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27、荡秋千(五代)


春天习俗。



28、插柳条(清)


      清明习俗。《齐民要术》:“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



29、浴佛节(唐)


      相传夏历四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佛寺常于此日诵经,以各香浸水灌洗释迦之太子诞生像;纪念佛之诞生,称为浴佛节。



30、挂五彩线(宋)


      端午习俗。《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31、染红指甲(宋)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



32、射柳(辽)


      《辽史礼志》载:契丹族为祈雨,进行射柳活动。先置百柱天棚,后奠先帝。皇帝、亲王、宰执依次射柳;败者向胜者进酒。第二天植柳天棚东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赐赏。后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



33、饮菖蒲酒(明)


      端午习俗。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寿。



34、挂钟馗(清)


      端午习俗。《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35、晒书翻经(金)


      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



36、蛛丝乞巧(唐)


七夕习俗。乞巧。



37、穿针比巧(宋)


七夕习俗。



38、供摩侯罗(宋)


      吴苏一带乞子习俗。《东京梦华录》载:“摩侯罗惟苏州者极巧,木渎袁家所制益精。”宋代苏州虎丘有玩具市场,被称为“虎丘耍货”,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画鲜妍,制作精良。杭州西湖玩具,被称为“湖上土仪”,有泥孩儿、莺歌、花湖船等。宋·许棐《泥孩儿》诗云:“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双罩红纱厨,娇立花瓶底。少妇初尝酸,一玩一心喜。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



39、丢巧针(清)


      七夕习俗。《燕京岁时记》:“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



40、拜魁星(清)


      清代台湾风俗,七月七日,妇女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忙于屠狗祭魁星,魁星为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



41、盂兰盆道场(元)


      七月十五日习俗,道家称为“中元节”;佛家为“盂兰盆节”。



42、放湖灯(明)


      中元节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



43、荷叶灯(清)


       中元节习俗。《燕京岁时记》:“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



44、鸡冠花供祖(清)


  中元节习俗。以鸡冠花供祖,在宋代已风行。



45、屠狗狩猎(辽)


      立秋日辽俗。《辽史礼志》:“八月八日,辽俗屠白狗于寝帐前七步瘗之,露其喙。后七日,中央移寝帐于其上。”《析津志》:“立秋日,张乐,大宴,名压节序,上簪红叶于帽。”



46、拜新月(唐)


      农历八月,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



47、秋社(宋)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是为秋社。



48、钱塘弄潮(宋)


农历八月,杭州习俗。



49、供兔儿爷(清)


中秋祭月、供月光纸的风俗。



50、走月亮(清)


      吴地传统民俗,中秋夜妇女盛妆出游,踏月彻晓,谓之“走月亮”。



51、饮菊花酒(晋)


重阳习俗。



52、登高游原(唐)


      重阳节习俗。据《续齐谐记》载,东汉桓景跟费长房学道术。一日,费告知桓:九月九日有大灾,可速回家,让全家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即能免灾。从此形成一种风俗。



53、冬舂(宋)


       腊八习俗。江南至腊八日,家家舂米。因腊月米较坚实,舂时可少损耗。



54、喝腊八粥(清)


      约在南北朝时,我国民间受佛教寺院腊月初八吃“七宝五味粥”的影响,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



55、馈岁(宋)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56、卖春联(清)


      据《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联语则不限写于桃符,而多贴于楹柱,称为“楹联”;且用粉红笺写出,称为“春贴纸”。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观。”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才使“桃符”改称并真正成为“春联”。清代《燕京岁时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腊月间,私塾先生写春联卖,乃是常见的事。



57、祭灶(宋)


      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认为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打报告的事,在晋代早已有之。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东京梦华录》:“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后来祭灶移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称“小年”。



58、吃灶糖(清)


      在祭灶时,用饴糖涂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古代的饴糖,或称胶牙饧,或称灶糖,又称关东糖。入腊之后,街市便有卖用麦糖制成的糖瓜、糖葫芦、糖元宝、芝麻糖、蓼花等。



59、跳灶王(清)


      人们要“跳灶王”主要是讨好灶神,保佑来年赐福。



60、烧火盆(宋)


      江南水乡在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家家烧火盆。“儿孙围坐鸡犬忙,迎得来岁好收成。”



61、照田(宋)


腊月二十五习俗,同样是为了迎得来岁好收成。



62、驱傩(唐)


古代驱除疫鬼的仪式,多在腊月举行。



63、贴门神(明)


新年习俗。



64、镜听(唐)


      《月令萃编》载:“元旦之夕,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勺于水,虔礼拜祝。拨勺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又《琅环记》载:“先觅一古镜,锦囊盛之,独向神灶,勿令人见,双手捧镜,诵咒七遍,出听人言,以定吉凶。”



65、儿童卖痴呆(宋)


      南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买。……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66、打灰堆(宋)


      新年祈愿。《荆楚岁时记》云:元日“又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扫上,云令如愿。”南宋范成大《打灰堆词》云在元旦黎明前打灰堆:“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如愿。”



67、压岁钱(清)


新年习俗。



68、索罗杆(清)


      满族新年习俗,家中皆立“索罗杆”,又称“神杆、得胜杆、祖宗杆、妈妈杆”等。立杆的位置一般在正房前庭院中的东南侧,下为高一二尺的石座,杆长一丈左右,下粗上细,顶端尖锐。接近杆顶之处,套一锡斗。传说当年敌人追捕努尔哈赤时,他跑到一棵枯树下躲藏,一群乌鸦落在枯树上,追兵以为树下不会藏人,努尔哈赤因此得以逃生,后来他便命满族人家家立杆,在杆顶放肉和粮食酬谢乌鸦。据考“立杆祭天”是辽金时期女真人中早已存在的传统习俗,在清建国后,才附会种种传说。



69、新妇不跪(唐)


      武则天所立规矩,结婚有男拜女不拜之风俗。《渤海国记》云:“古者男女皆跪,男跪尚左手,女跪尚右手,以此为例。自唐武后尊妇人,始易令拜而不屈膝。”



70、展示嫁妆(清)


嫁女习俗。有炫耀攀比之嫌疑,非好风俗。



71、抓周(宋)


庆祝小孩满百日或满周岁习俗。



72、折柳(唐)


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



73、步障(唐)


      晋代即有步障,贵族富家出门要用步障遮住路的两侧,尤其内眷不欲路人看见。唐代贵家妇女出门,仍用步障,由男役持之,可以随人移动。妇女下车,即用步障遮之。



74、驿站送信(元)


秦汉已有驿传制度。相当于现代的邮局。



75、茶贩(宋)


      陆羽《茶经》引晋代《广陵耆老传》云:“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茗不减。”所谓茗,即茶水;这老妪是最早的茶水小贩形象。后来虽发展有茶棚、茶馆、茶楼,而小茶贩仍然存在。宋人有《斗茶图》,描绘茶贩间比美茶的活动。



76、货郎担(金)


主要指卖小百货之货郎。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商品流通方式。



77、磨镜(明)


      古代用铜镜照面,用久则不明,需倩工磨之。如遇喜事,为使镜面光洁,也要磨之,与磨刀工相似。



78、拉车卖酒(清)


古代重要的商品流通方式之一。



79、骑驴打球(唐)


      马球藏语称波罗。在唐初传入长安后,即为皇帝和贵族们所喜好。民间则以骑驴为主,盖因马少的缘故吧。



80、相扑(唐)


      我国古代角觝最早进入宫廷,《礼记·月令》:“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在秦汉时的角觝不作为体育项目,而归于百戏一类。



81、蹴鞠(宋)


我国古代称踢球为“蹴鞠”。



82、捶丸(宋)


      《朴通事谚解》中有关于元代大都民俗中“捶丸”的记载:“用有柄木勺接球,相连不绝,方言谓之球棒。球用木为之,或用玛瑙,大如鸡卵。”



83、妇女踢球(明)


      汉代即有女子踢球运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便有女子踢球形象。清代年画中仍有戴花帽缠足妇女踢五彩球之形象。



84、放纸鸢(明)


春天常见的户外活动。




85、打陀罗(清)


冬天常见的活动,多在冰上进行。



86、六博(汉)


      六博在汉代流行。出土汉俑即有二人对坐六博者。鲍宏《博经》: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间横一空间为水,放鱼两枚。博时先掷采,后行棋。棋到水处则食鱼,食一鱼得二筹。更多具体玩法,已失传。



87、双陆(唐)


      双陆是古代一种棋类游戏,有固定长方形盘,上画左右各有六路,双方分黑白各十五个马子,状如保龄球的小木棒。马子按规定在盘边摆放,双方轮流掷骰子,按点多少移动马子。白马子自右向左,黑马子自左向右。马子先出尽者为胜。晚唐反映宫人生活的绘画中有打双陆的形象。



88、弄剑与踏杯舞(汉)


      杂技。四川出土汉画像砖中百戏部分有“跳丸”或称“弄丸”者,一男子赤上身,双手上举,空中有五个圆球,加其手中一球当为六球。汉代壁画百戏中亦有一人在弄六丸、梳髻着衣,似为妇女。沂南汉墓石刻百戏中一赤上身男子,所弄为四把短剑。这些可视形象证实:我国的杂技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了相当高超的水平。



89、西域歌舞(唐)


      隋唐时期,西域文化包括宗教(如景教、祆教)、服饰 (如胡服翻领窄袖)、饮食(如胡饼、烧饼)、绘画、歌舞、音乐及乐器等一起传入长安。音乐主要有龟兹乐、天竺乐、疏勒乐、安国乐等。乐器舞蹈也随之而流行。



90、瓦子内说书(宋)


说评书,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91、傀儡戏(宋)


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92、酒楼唱曲(金)


露天卖艺,也称“打野火”。



93、高跷(清)


常见的民间活动之一。



94、子弟书(清)


      清代初期,出征的八旗子弟采用俗曲、巫歌等曲调,填词演唱。传说乾隆时凯旋的阿桂部军士即用八角鼓击节,演唱这些俗曲以颂武功,又传说军士乘骑入京,以鞭击镫,边行边唱天下太平,谓为太平歌词,京城为之轰动。后以此八旗子弟军乐为基础,形成以八角鼓伴奏的说唱形式“八旗子弟书”。八角鼓为满族乐器,传说由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好木料镶嵌而成。清末,子弟书由盛转衰,其曲本被北方各种大鼓所采用;部分曲调亦被借鉴和吸收;有的曲牌仍保留在单弦唱腔之中。



95、太平鼓(清)


      太平鼓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汉族很早即有,宋代称打断,明代称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或呈圆形,鼓边缀以绒球,铁柄下打成环中套环之形。一是源于满族萨满祭祖跳神时用之单鼓、呈椭圆形,蒙以马、驴或羊皮。



96、盲人走街卖艺(清)


旧社会常见的一种生存方式。



97、刺青(唐)


      刺青是古代纹身风俗的遗迹,许多民族都曾有过。古书记载:周代的越人即披发文身。后来民间的刺青已没有上古图腾崇拜的内容。唐代民间特别流行刺青,当时称为“札青、点青、肤札、镂身。”刺的内容有各种图形,文字以及人物佛像等。《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浪子燕青等皆刺得一身好花绣,说明宋代仍有刺青。宋后便少见。刺青唐代传入日本,迄今仍有满身刺五彩图形者。



98、斗鸡(晋)


传统民间搏戏之一,在战国时期已很盛行。



99、猴戏(明)


       传统娱乐方式之一。汉代画像石中百戏图里有猴戏形象,可知我国驯猴作戏的历史甚早。



100、斗蟋蟀(清)


传统民间搏戏之一,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